江苏基层治理的基石——“全要素”网格
2022-03-15
2016年,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(上图前左)强调,要按照构建基层社会治理“一张网”的要求,打破部门界限,坚持党委领导、综治牵头、各方参与,做到网格统一划分、资源统一整合、人员统一配备、信息统一采集、报酬统一筹措“五个统一”,建设全要素网格,把网格打造成江苏省基层治理的第一道屏障。
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“神经末梢”,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。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,拓展深化地理信息系统、治理云图、联动处置、大数据分析等应用,推行“互联网+社会治理”“网格+网络”等服务管理模式。网格能处理的事项,第一时间在网格内解决,不能解决的逐级上报处理,做到让群众生产生活“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全网联动”。要求各级各部门从全局角度出发,打通数据共享渠道,推进政法、人社、公安大数据中心以及“12345”热线、数字化城管等系统有机整合。网格员使用一个终端、一套系统采集信息,平台迅速展开核实立案、指挥派遣、处理反馈、核查结案的全链条流程,做到一次采集上报、一次处理到位。网格员通过“全要素网格通”手机APP,及时上传至村(社区)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平台,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对受理上报的各类信息,按照工作权限,及时分流,网上交办。目前,由网格员收集上报事件信息35万条,及时处置率达98%以上。
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,江苏政法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,发挥近年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优势,组织动员近30万名专、兼职网格员,用“铁脚板”沉入社区,形成了“大数据+网格化+铁脚板”的防控模式,构筑起社区防控的坚固屏障,有效织密抵御疫情的第一道防线,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【案例】
2017年11月2日14时40分23秒,网格巡查员朱峰杰在金庭镇通往横山岛的横山路巡查时发现,临湖的水泥围墙发生数米长的垮塌,对周边村民和游客出行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,他随手拿起手机,拍摄现场照片上报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。
23秒后,联动中心平台即任务签收,15秒后处置工单就被派遣至镇联动分中心,34秒后该任务签收,15秒后下派到东村村三级网格长,当日15时23分27秒,网格长金梦辞签收处置。两天后11月4日15时57分40秒,这段湖岸围墙修复完工后的照片上传平台,1分28秒后平台坐席员下派处置核查单,到16时10分38秒,平台收到处置核查反馈,1分43秒后平台显示结案。